1/蓝田坝与主城区中心半岛一江之隔,但街市风貌完全不同。

2/俯瞰古镇,大片青瓦平房尽收眼底。

3/赶场天,蓝田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城里人、乡下人,时尚的、传统的元素总是自然地统一在同一个画面之中。

4/街头猪肉摊子曾经是最具诱惑力的生活场景。

5/人流之中的街头牙医。

6/力行路街边的背兜,这条街以销售传统农具特别是竹器驰名。

7/在乡镇集市相继实现坐商归店,行商归市的今天,蓝田人依然以街为市,并且习以为常见惯不惊。

8/蓝田有名的泡粑铺子。

9/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买光碟子摊子在主城区已经少见。

10/修理钟表的师傅总以百分之百的认真范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11/烧灯花是医治风湿的传统技术。

12/茶馆成为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场所。

13/用一个碗盛酒,大家轮流喝,这就是“单碗”,没有下酒菜即寡单碗,但味道还是不摆了!

蓝田,曾经是长江南岸的水陆码头和商贾繁荣的古镇,泸州的南大门。泸州长江大桥竣工后,蓝田坝与一江之隔的主城区中心半岛连接为一个整体。但由于长江的阻隔,长期以来,蓝田的发展显得步履蹒跚。尽管古镇具有一些城市街道的风格,但更具有乡村集市的特点,与主城区迥然不同;蓝田位于泸州城郊,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特殊位置,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和物价的相对低廉等原因,一直保持着一、四、七赶场的传统,并且依然保持着传统乡村集市的风貌,成为现代都市的活化石。

以街为市是蓝田集市的一大特点,每逢赶场天,天还麻麻亮,各类商家都要在店铺门口另摆一个摊子。先是摆在自家门口,然后扩展到人行道上,再后来就摆到了街道中央。外地过来赶场的也沿街摆摊,一块塑料布平铺在街道上就算大功告成,甚至直接把商品摆放在街面上。连地方都找不着的就用一根竹竿挂着松紧带之类的小商品,手中端着一个塑料筐,沿街叫卖:偷油婆药、蚂蚁药、猫儿狗儿的隔蚤药……

作为商品集散地,蓝田街上随时可见大量乡村土特产,街边也保留着大量的传统店铺,如泡粑铺子、高粱酒作坊等。这里还保存着不少老行当,如钟表师傅修理钟表时,眼睛上还“钉”着一个眼罩,总是全神贯注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医治风湿如烧灯花、打火罐等传统技术对当地百姓来说已经习以为常。集市还是人们联系的纽带,交流的场所。盖碗茶、寡单碗都成为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也有人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纯粹就是为了看稀奇、凑热闹,享受生活的乐趣……将一个蓝田集市渲染得有声有色,街道上更是水泄不通,恰似一幅《清明上河图》似的民间风俗画卷。

作者简介

龙周富,纪实摄影师,历经20年风雨兼程,用最真实的镜头诠释泸州发展进程的点滴。

图文内容由《天下泸州人》原创首发,

转载请保留《天下泸州人》一切元素。

天下泸州人

厚朴文创出品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白癜风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ln/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