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部门话开局,国资委领导谈新一轮国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务院国资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 2月23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副主任翁杰明、副主任赵世堂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为记者会实录: 张玉卓(徐想摄)▲ 张玉卓:很高兴和记者朋友们见面,介绍国资国企有关情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门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了重大部署。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叫《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强调要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谋划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务院国资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 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增长6.2%;上缴税费2.8万亿元、增长19.3%。国资央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和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人代会即将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聚焦党建引领、价值创造、科技自强、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守牢底线这六个方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积极促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上挑大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请问,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使命新任务是什么? 张玉卓: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我们梳理了一下,提出坚持“一个目标”,用好“两个途径”。 坚持“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的重要部署,也是全国人民对国资央企的期待,同时也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突出四个关键词: 一是科技。就是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抓手,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还有在增强创新体系的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二是效率。就是围绕着“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精益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人才。坚持培养和用好人才,积极参与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还有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四是品牌。就是要加强品牌管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增强核心功能,重点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加大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同时,我们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着力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重要体制机制保障。 记者: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请问近年来国资委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我们建立企业制度方面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翁杰明(徐想摄)▲ 翁杰明:公司治理是各国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国情,针对企业的实际,推进相应的制度建设。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两个一以贯之”,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开辟了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的新境界。近年来,国资央企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一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央企业集团全面完成党建入章,全部实现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全部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和1.26万户重要子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在制度上、组织上、程序上确保了党委(党组)的领导地位。 另一方面,持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力促进国有企业效率活力的明显提升。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面扫尾;董事会建设持续加强,出台董事会工作规则,外部董事选聘管理、报酬待遇、履职支撑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三项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中央企业经理层契约化管理实现签约全覆盖,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超过6成,中长期激励扩面提质,累计激励36.8万人次。 实践证明,以“两个一以贯之”为根本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也是管总、管根本、管长远的。 下一步,国资央企将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化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更好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二是更加注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选优配强外部董事队伍,保障董事会发挥决策中心作用,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制度,建立新型经营责任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国企公司治理,使企业决策、治理、管理与市场经济更加契合。三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健全国有企业家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物质激励和荣誉表彰体系。四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公司治理的交流互鉴。加强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股权、经营、治理、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打造现代企业。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些年央企的重组整合在密集推进,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央企重组整合的思路有什么变化?工作的特点成效这方面也介绍一下。我想知道,下阶段央企重组整合是否会更偏向于专业化重组,还是会走向产业化的整合? 翁杰明: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给大家介绍一系列数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先后完成27组49家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资委新组建、接收13家企业,监管中央企业的数量从家调整至98家,有力促进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增强了重要能源资源的支撑托底能力。比如,通过新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企业,有力维护重要能源资源安全;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的“两化”重组,中储粮与中粮集团的股权合作,为国家粮食、种业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是提高了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效率。比如,国家管网成立后,通过对原三大石油公司8.9万公里油气管道的整合,促进了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公平开放;中国铁塔组建以后,新建基站共享率从14%提升至80%以上,节约土地5.5万亩,减少投资亿元。 三是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比如,中远集团与中国海运重组后,在综合运力、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球第一”,牵头成立的海洋联盟具有广泛影响力;鞍本强强联合,宝武并购马、太、重、新等钢企,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通用技术集团整合机床行业多家企业,有力突破高端机床瓶颈;医疗、检验检测等领域资源整合加快,“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就意味着能够促进竞争力更强。 四是推动了新兴产业布局。比如,成立中国星网,也就是卫星互联网集团,加大了新一代通信技术布局力度;新设中国物流,促进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工作中将注重以下方面:一是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来推进。二是瞄准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来推进。三是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推进。四是聚焦资源高效配置来推进。 刚才记者朋友提到下一步的重组整合究竟是以专业化整合为主,还是产业化整合为主,我认为,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整合是互联互通、互相促进,不能够截然分开。但我理解你的意思,下一步我们两手都要抓,两个方面继续相互促进。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把横向的相应的产业通过整合实现“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提高企业集中度,增强我们的集约化管理。但同时,我们也要大力推进产业化整合,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立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在央企和国企内部,同时我们还要突破现有领域,向全社会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张开双手,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股权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现代化产业发展。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国资央企在其中做了哪些重要贡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张玉卓: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伟大变革,国资央企既是亲历者、参与者,也是贡献者。我们理解,国资央企做的贡献可以从五个方面作表述: 一是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了重要贡献。国有企业是市场主体、经济主体,首先要承担好经济责任、作经济贡献。10年来,国资央企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的质和效都有明显提升。规模效益不断上台阶,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年的31.4万亿元增长到去年底的81万亿元,营业收入从22.3万亿元增长到39.6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效率指标明显提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38.2万元增长到每人76.3万元;税收等贡献也很突出,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7,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1万亿元。 二是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了重要贡献。中央企业大多分布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领域,很多企业是行业龙头。10年来,国资央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存量、优增量,持续优化布局结构,有力促进了产业体系升级发展。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刚才杰明同志谈到,先后有27组49家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实施重组整合,新建或者接收13家企业,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户数占比达到93%,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的布局比重超过70%,在战略性关键性领域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率先完成了钢铁等领域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完成了户“僵尸企业”的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任务,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新兴产业布局加快,最近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到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约3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都超过50%。 三是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创新事关国运。10年来,国资央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考核、资本金投入等政策支持,加快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中央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超过全国1/3,去年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91个;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拥有科技人才,就是专职研发人员.5万人,占全国的1/5,两院院士名,占全国1/7;创新成果也很丰硕,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列出的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卫星导航、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重大成果,都是中央企业主导或者是参与研制的。 四是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更好地实现了融合,打造了一批现代新国企。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海外资产总额达到8万亿元,项目多个,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是在供应民生产品和保障重大活动中作了重要贡献。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决落实扶贫脱贫任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千亿元,定点帮扶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个县占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县总数的42%。全力参与抗灾救灾,在新冠肺炎疫情、地震、洪涝等重大灾害面前都是挺身而出,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标准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北京冬奥等重大服务保障,充分展示了大党大国的恢宏气象。 迈向新征程,我们将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我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fzlc/11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权威部门话开局国务院国资委介绍深入学习
- 下一篇文章: 机油门成员北京现代途胜,试驾车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