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永远比道理打动人,情感永远比数字更有说服力。”11月29日下午,在江苏省记协组织召开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报道研讨会”上,这句话引发与会者共鸣。

坚持网上网下同步推进、内宣外宣同步发力、前方后方紧密配合……今年以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宣传中,每一个产品,每一次刷屏,都体现着江苏媒体人的家国情怀、创新品格。

创新策划,重大主题“活”起来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如何创新?如何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宣传?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屈志坚表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分类别精心策划,“辛仲平”署名评论紧扣“思”字,大型新闻行动紧盯“红”字,融媒体系列报道紧跟“变”字,典型人物报道紧抓“情”字,盛典报道紧贴“庆”字,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层层推进、高潮迭起。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广电总台推出了《聚力长三角奋进新时代》大型报道。省广电总台宣管部副主任李折介绍,此次特别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不少创新尝试。比如,为了便于在网络端和电视端同步传播,节目确立了“生动好玩,又有网感”的主基调,将3场直播的标题分别概括为“打卡‘最牛’长三角”“打卡‘最靓’长三角”和“打卡‘最潮’长三角”,以充满网感的关键词激发观众和网友的收看欲望。

“为了能体现我们的平台气质和价值取向,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个看起来稚拙,却最能体现心意的策划。”省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网络传播部主任何可一分享了荔枝网、荔枝新闻客户端的策划之一《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她介绍,这本特殊的日历将每期声画日历分为H5和10秒短视频两种形式,针对不同需求在客户端呈现和朋友圈转发,给用户带来“听”与“见”双核驱动下的多重体验。

如何更直观地反映70年来国家和城市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扬州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峰说,扬州日报社从去年底便开始积极谋划,确立了这样一条主线:挖掘好“人”,这个伟大时代的主人翁;展现好“物”,这个伟大时代的承载体;梳理好“志”,这个伟大时代的脉络图。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宣传报道,不能仅仅是反映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伟大历程伟大成就,更要站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反映南京和南京人民的伟大成就、家国情怀。”南京日报副总编辑陈正荣说,为此,报社推出了“百名记者下基层,万人打卡我的城”全媒体行动,重在做好南京解放70周年的主题宣传。

注重传播,小切口大共鸣

酒香也怕巷子深。融媒体时代,好的新闻作品,也要重视新闻传播规律,实现更高效率传播。

现代快报编委韩飞周游介绍,8月,现代快报策划执行了ISingChina的线上线下快闪活动,中山音乐台现场多游客跟着节奏,动情合唱,全网阅读量实现了超过2亿次的惊艳传播效果。“互动参与,传播经典和受众同频共振,多形态、多渠道分发,真正实现了立体化传播。”

如何对红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多元传播,激发受众爱国热情?谈到全媒体行动《红色丰碑——寻访影视剧英雄人物原型》,扬子晚报副总编辑薛兵深有感触。“红色丰碑”的主角选材首先基于已经拍摄放映的影视剧,同时不仅有报纸图文报道,还制作了视频微纪录片、动画视图、互动H5网页、九宫格图说等多种形式,让‘红色故事’更动听。”

大屏小屏齐发声,移动传播和主题直播同发力。南京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主任周长城说,南京广电创新性地以“短视频”产品主打主题报道,策划推出了70集VLOG(视频博客)《在南京.小幸福》,记者深入南京各个领域,以自拍+采访+航拍的视频博客表现方式,捕捉市民在工作生活中的鲜活场景,记录美好生活的感人瞬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cx/1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