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报葛哈middot李希特
年3月22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小新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刘玉珠同志不再担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党组书记胡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李群、刘玉珠作表态发言,国家文物局班子成员、近年退出班子的老同志、内设机构及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刘玉珠同志主持会议。 年3月20日至2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一行赴重庆市调研三峡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情况,考察三峡数字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文物标本库和文物修复中心,并与重庆市、湖北省文物部门和有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工作。宋新潮强调,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国文物考古工作者集中开展了项文物保护项目,抢救出土文物25万件,出版考古专著81部,新建文物库房21处、县级博物馆9座,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北宜昌博物馆等已成为展示传承长江文化的重要窗口。国家文物局将结合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统一部署,以及当前三峡文物保护利用的重点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与两省市一起开展三峡库区文物起底式调查,编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加强三峡库区历史、考古研究,做好资料整理、报告出版,充分发挥三峡库区考古出土文物在长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到让文物“活起来”。调研组还考察了老鼓楼衙署遗址,并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就重庆市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会谈。 德国著名艺术家葛哈·李希特(GerhardRichter)近期以长期租借的形式向柏林现代博物馆(MuseumderModerne)捐赠了幅作品。现代博物馆耗资4.5亿欧元,紧邻新国家美术馆(NeueNationalgalerie),用以展出大量长期在库房保存的20世纪艺术作品,目前正在建设中。这些捐赠作品包括了涉及犹太大屠杀的系列画作“比克瑙”(Birkenau),李希特曾立下誓言绝不出售这一系列。该系列由4幅2.6乘2米的作品组成,以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犹太囚犯年秘密拍摄的照片为灵感,照片刻画了正在焚烧尸体的囚犯。这些是唯一被运出集中营的照片。照片图像尽管模糊,却能让人明确辨认出看守以及裸体的囚犯和尸体。“比克瑙”系列目前在柏林的旧国家美术馆(AlteNationalgalerie)与历史照片一同展出。此次捐赠的作品将从年开始在新国家美术馆临时存放,并在现代博物馆开馆后迁往该馆,但现代博物馆年前很难开幕。 在柏林旧国家美术馆展出的李希特“比克瑙”系列 Photograph:FilipSinger/EPA深圳祥山艺术馆:年3月20日至4月26日,“‘幻像之相’——曾浩个展”在深圳祥山艺术馆展出。曾浩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这个年代的人成长环境中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机与既魔幻又现实的荒诞,因此大时代历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随着改革开放及新思潮的涌入,“伤痕”渐次成为记忆。八十年代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是无比复杂的年代,理想主义的式微混杂着新时代的巨大变迁,多数人对存在与未来怀有巨大的疑问,从曾浩的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这种疑问。总体而言,曾浩的作品基于对当代社会的戏谑性反诘,如策展人黄笃所言,“糅合着现实暗喻与形而上批判”,在泡影幻像之下,是艺术家对于新现实的观察与思考。曾浩的作品有历史叙事的痕迹,但更倾向于现实批判,所以往往以都市人文及社会景观为载体关照现代史中的“后殖民”“全球化”“消费潮流”等现象,作品中的泡影及模糊甚至难以辨认的景观正是对这种华美的、膨胀的、易碎的、不确定的现代史疑虑。从艺术语言上而言,曾浩以一种超现实手法描绘了一个幻像中的真实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欲望的幻像,而这些幻像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现代人易碎且不安的内心心相与现实生存状态,其装置作品则更直观地表达了艺术家的观念。 “‘幻像之相’——曾浩个展”海报 图片来源:艺术中国 红砖美术馆:年3月20日,红砖美术馆新年双展正式开启,它们分别是“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和“观·觉:抽象作品-”。“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是美国艺术家詹姆斯·李·拜尔斯(JamesLeeByars,-)中国首次大型个展。拜尔斯曾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StateUniversity)学习艺术和哲学,于年前往日本,在日本游学、生活10年,东方的哲学、艺术持续影响了他的一生。在拜尔斯的夫人温迪·邓纳威(WendyDunaway)看来,“詹姆斯·李热爱且深受东方文化的熏养,他带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帽子来纪念老子,像米芾一样热爱石头,他最喜爱《金刚经》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大多数人会把一种形式转变成理念,而拜尔斯却恰恰相反,他会将一个原始的想法转化为与直觉和意识直接相关的形式。”此次展览展出作品涵盖拜尔斯的装置、行为、雕塑和视频作品50多件,这些作品以及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这位传奇观念艺术先驱跨越40年的职业生涯。“观·觉:抽象作品-”则是克里斯多夫·勒·布伦(ChristopherLeBrun)亚洲首次美术馆个展。作为一名艺术领域的公众人物,勒·布伦曾担任伦敦泰特美术馆、英国国家美术馆、英国国家肖像馆等多个英国重要艺术机构的理事。勒·布伦于年至年担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因为在艺术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他在年初被授予英国爵士勋衔。此次展览展出作品涵盖了艺术家从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创作到年的最新作品,跨越勒·布伦近50年的艺术生涯,其中多件作品为首次展出。“本次展览对我非常重要,从未有一场展览像这样全面地对我的创作进行回顾,也让我找到一条自己走过的路径。”新闻发布会上,远在伦敦的勒·布伦与北京现场观众进行了连线:“我所创作的绘画及雕塑有关于‘触感’,有关于一种‘身体的在场性’,有关于个人和一件真实存在的作品之间所产生的关系,需要在现场去感受。这一点对我而言至关重要,我认为这种个人化的感触也是艺术的一个核心价值,需要有一种个人的体验和思考。”此次新年双展的结束时间为5月9日。 “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展览海报 图片来源:中国美术报 “观·觉:抽象作品-”展览海报 图片来源:中国美术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年3月20日至4月5日,“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为纪念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20周年,本次展览将展出超过件历年留系优秀作品、中央美术学院的馆藏精品、基础部教师作品,通过“德”“素”“彩”“行”“延”“谱”六个板块,全方位展现基础部的教学成果。中央美院造型基础部成立于年,全体教师坚持学院百年造型传统,不断探索与拓展造型基础教学,在“宽基础”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了七门专业课——以素描、色彩为核心课程,以书法、线描、泥塑、解剖、透视为支撑课程,在夯实造型基础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上下功夫。展览“素”“彩”两个部分专门展出素描、色彩教学成果;“延”部分介绍泥塑、线描等延展课程成果;“行”展现基础部围绕主题创作、主题写生所进行的考察与教学活动;“谱”回顾中央美院百年历史谱系与传统;“德”板块致敬美院“立德树人,崇德尚艺”的教育宗旨。 “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现场 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ModernArt)正在举办展览“亚历山大·考尔德:自始现代”(AlexanderCalder:ModernfromtheStart)。亚历山大·考尔德将雕塑重新想象为了一种在空间和运动中的试验,颠覆了数百年来雕塑应该静态、稳定和厚重的观念,让作品自由移动并与周遭环境互动。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曾写道:“考尔德的一件作品如同大海,总是周而复始,总是更新。”此次展览集合了早期钢缆和木质形象、纸本作品、珠宝、运动中的活动作品、巨大的抽象雕塑等,深入并全方位展示考尔德的生涯和创造力。展览还追溯了该馆与考尔德的深厚渊源,这包括他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初创时代受其委托创作的作品。展品不仅包括该馆藏品,还包括来自考尔德基金会(CalderFoundation)的借展品,其中有50多年来首次在雕塑园展出的《有三角旗的食人兽》(Man-EaterwithPennants)。展览持续到8月7日。 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Calder)/《桑迪的蝴蝶》(Sandy’sButterfly)/年/Giftoftheartist ?CalderFoundation,NewYork/ArtistsRightsSociety(ARS),NewYork年3月27日(星期六),下午13:30-15:00,中国港口博物馆将在馆内A区四层社教活动区推出“劈波斩浪,勇者乐海”活动。此次活动面向7-12周岁青少年,名额限15人。此次体验活动内容包括听馆内老师讲解勇者乐海的故事和制作水力发电机两部分。报名后因故无法参加活动的同学,须在活动开始前2小时告知博物馆老师,两次报名后因故退出,则取消当月活动参加权。活动进行过程中,未经辅导老师同意,谢绝家长进入场地。此次活动详情可至中国港口博物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cx/7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众科家具丨购买现代时尚办公家具需要注意的
- 下一篇文章: 夏日激情现代枪战CS赏奇石博物馆研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