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编译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细小载瘤动脉
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细小(≤2.5mm)载瘤动脉动脉瘤的整体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神经外科的MinS.Park教授回顾分析了近年来使用FD治疗细小载瘤动脉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并将结果于年发表于《WorldNeurosurg》上。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细小(≤2.5mm)载瘤动脉动脉瘤的整体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神经外科的MinS.Park教授回顾分析了近年来使用FD治疗细小载瘤动脉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并将结果于年发表于《WorldNeurosurg》上。 研究方法研究者使用PubMed、OvidMedline和WebofScience检索了FD治疗细小载瘤动脉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并进行系统文献综述,主要探讨了手术治疗、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 研究结果病例与动脉瘤的特征 表1描述患者的人口学和基线特征。纳入分析的19项研究,FD治疗例(其中女性70.2%),共个细小(≤2.5mm)载瘤动脉动脉瘤。平均动脉瘤最大径为6.7mm,平均瘤颈最大径为4.3mm。6.1%为急性破裂动脉瘤。曾治疗过的动脉瘤占28.3%,20.2%动脉瘤曾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循环和后循环动脉瘤分别占73.2%和26.7%。载瘤动脉近端和远端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9mm和2.0mm。夹层和梭形动脉瘤分别为13%和16%。 表1.使用FD治疗细小(≤2.5mm)载瘤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人口学和基线特征 并发症 表2描述FD治疗细小载瘤动脉动脉瘤患者的手术细节和并发症。FD包括Silk装置、Surpass装置、PED、FRED和p48MW装置。8.7%的病例使用弹簧圈栓塞治疗。0.7%的病例FD放置失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8%,无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4.6%,有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5.3%。急性破裂、既往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4/36)、10.7%(6/56)和6.7%(23/)。手术并发症包括FD移位、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手术出血或血栓形成。卒中事件、症状性梗死、出血性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分别为8.1%、7.5%、3.3%和1.9%。急性破裂、既往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的卒中发生率分别为9.7%(3/31)、5.5%(3/55)和8.6%(21/)。 表2.使用FD治疗细小(≤2.5mm)载瘤动脉动脉瘤患者的手术并发症 影像学结果 表3描述FD治疗细小载瘤动脉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结果。末次随访平均时间为12.1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动脉瘤完全闭塞率分别为70.4%、77%、73.6%,动脉瘤闭塞不全率分别为17.7%、14.5%和16.8%,动脉瘤完全充盈率分别为11.9%、8.2%和9.8%。随访6个月时,载瘤动脉通畅率、血流减少率、闭塞率分别为53.4%、21.6%,25%;随访12个月时,分别为85.5%、9.6%和4.8%;末次随访时,分别为65.3%、16.1%和18%。3.7%的动脉瘤需要再次治疗。 表3.使用FD治疗细小(≤2.5mm)载瘤动脉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结局 临床结果 表4描述FD治疗细小载瘤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结果,平均临床随访时间为10.6个月。在随访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预后良好率为95.8%、92.5%和91.7%,预后不良率为4.2%、7.5%和8.3%,死亡率为0%、0%和2.3%。 急性破裂、既往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的总死亡率分别为6.1%(2/33)、1.2%(1/81)和2.2%(7/)。2.0%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急性破裂、既往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0%(0/8)、3.9%(3/77)和1.2%(3/)。 表4.FD治疗细小(≤2.5mm)载瘤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结局 研究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直径载瘤动脉动脉瘤相比,使用FD治疗细小载瘤动脉动脉瘤的长期完全闭塞率、死亡率和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与FD治疗相关,FD治疗此类动脉瘤出现症状性卒中的风险相对增加。因此为进一步明确FD治疗此类动脉瘤的效果,还需与其他介入治疗进行直接比较。 往期回顾 动脉瘤治疗遇上载瘤动脉狭窄 点击上方链接或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sj/10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神内一区成功救治颅内动脉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