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
大血藤 大血藤,中药名。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秦岭及以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经闭,痛经,跌扑肿痛,风湿痹痛。 大血藤图片大血藤植物图片 大血藤中药图片 大血藤植物图片 大血藤简介药材名:大血藤 拼音:DàXuèTénɡ 别名:血通、红藤、血藤、槟郎钻、大血通、大活血 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化学成分:大血藤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beta;-谷甾醇,胡萝卜甙,硬脂酸,毛柳甙,右旋丁香树脂酚二葡萄糖甙,右旋二氢愈创木脂酸,大黄酚,香草酸,原儿茶酸以及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和红藤多糖。 性味:苦,平。 归经:归大肠、肝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禁忌:孕妇慎服。 大血藤的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 大血藤的作用 1、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红藤水溶性提取物体外试验对ADP诱导的兔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和促进解聚作用,ID50为14.6mg/ml。红藤水溶性提取物40、mg/kg对大鼠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本品二氯甲烷的提取部位,包括二氢愈创木脂酸在内,能抑制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受体相结合。 2、对小鼠常压下耐缺氧的影响 取健康雄小鼠,体重17-22g,分3组,每组10只,大血藤水提物2g(相当生药)/kg,小鼠ip的LD50为l1.83plusmn;2.12g/kg),对照用同体积生理盐水,定时观察,以呼吸停止为死亡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间隔时间均有明显作用。 3、抑菌作用 用平碟法试验,25%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有极敏感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均有高敏感抑菌作用。 4、对动物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将小鼠或豚鼠离体肠段,置于20ml不断通空气的洛氏液中,1%及5%大血藤对小鼠肠段当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豚鼠只需0.5%及2.5%即表现先兴奋后抑制作用,大剂量时还能减弱乙酰胆碱的作用。对小鼠肠蠕动实验表明5-10g/kg的大血藤水提液均能显着抑制小鼠肠蠕动速度。 5、其它作用 本品与丹皮合用可预防实验动物的腹腔内粘连。毛柳甙有抗疲劳作用;Liriodendrin有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的作用。 大血藤的用法内服:9~15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中药大辞典》 外用:捣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9-15g;或酒煮、浸酒。--《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中华本草》 内服:0.3~1两。--《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血藤附方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 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风湿腰腿痛 虹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4、治肠胃炎腹痛 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钩虫病 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 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7、治小儿蛔虫腹痛 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浙江中医杂志》) 8、治跌打损伤 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9、治血虚经闭 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10、治血崩 红藤、仙鹤草、茅根各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sj/8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八月扎的功效与作用泻火行水,通血脉中
- 下一篇文章: 太全了常用味中药彩图,附特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