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采用以往常规的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或者其他介入治疗的方法,术后的复发率很高。而颅内血流导向装置(PED)是用来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革命性介入产品,国外PUFS研究术后三年的动脉瘤造影随访动脉瘤闭塞率达到93.4%。通过植入到所累及的病变动脉后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缓慢的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并使得内膜上皮攀爬到支架表面从而来修复病变血管,使其发生血管重塑来修复病变的载流动脉,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

血流导向装置是在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流重塑装置,其出现改变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将以往的囊内栓塞转向载瘤动脉的重建。由于其较普通颅内支架拥有更细密的网格以及更强的血流导向能力,所以更有利于动脉内皮细胞的移行生长及瘤颈覆盖闭合。通过血流导向装置的高金属覆盖率和高网孔率设计,对局部血流进行重塑,将载瘤动脉向动脉瘤内的冲击血流导向远端正常血管内,从而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得以改善,最终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实现动脉瘤的闭塞。

专家名片

方淳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脑血管病介入专家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专家、

优秀中青年专家

医院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介入科

特需门诊:每周三下午

学术兼职

兼任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国家卫建委脑血管病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介入专委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复合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神经介入专委员会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专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卒中专科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放射专委会介入组副组长

上海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业擅长

擅长各类血管性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脑血管病和超早期脑梗死,颅内及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在脑卒中急救和预防治疗有很深造诣。

人物经历

是国内较早从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专家,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较深造诣,曾师从于国内、外著名的神经介入专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国际最早掌握应用颅内血管隔绝技术的专家之一,曾在年和年分别在韩国和美国的介入放射和神经介入中心培训和临床学习,期间获美国IOWA州临时医生执照。曾就职于上海医院、医院,曾担任导管室、介入放射、神经介入亚学科等负责人,年作为人才引医院,组建和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担任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

学术科研成果

获国家卫建委脑卒中防治优秀中青年年专家奖和突出贡献专家奖。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市级和局级面上及重大课题多项,并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等,在脑血管出血性病变和缺血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和优化诊治方面造诣颇深,致力于脑卒中救治的一体化治疗以及一站式救治平台建设。至今发表国际和国家级学术论文共40余篇,其中SCI文章十余篇,参编著作3部(其中副主编1部)。曾获得过中华医学科技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奖项,团队获国家高级卒中心和首批脑动取栓培训基地授牌,获国家卫建委脑防委优秀课题参与团队。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fzlc/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