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勤ldquo回家rdquo,
萧老与上音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去年创校90周年前夕,他再次到访我院。 ◆◆◆◆◆ 上世纪40年代,年仅11岁的萧勤离开上海。 一别经年,萧老说:“或许你们看我苍苍白发,步履蹒跚,但我心中仍是那个11岁的萧勤。” 旅居欧美60余载,萧勤心里一直牵挂着故乡,还有另一个家——上海音乐学院。 萧勤年生于上海,其父亲萧友梅是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人之一。 国立音乐院首任教务主任萧友梅 萧友梅(-),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年得蔡元培支持其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先后任教务主任、代理院长。年学院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后被委任为校长直至辞世。 时空穿越,光阴荏苒。 年3月16日下午,由中华艺术宫、萧勤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萧勤“回家”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揭幕。 上音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专程赶赴画展现场参观,既对萧老的画作展览表示祝贺,又对萧老长期关心上海文化建设,关心上音的发展表示敬意。 据悉,展览命名为“回家”,有着更深层的含义:这不但意味着萧勤回归到出生的地方,也代表了他精神上的归根。.萧勤先生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对家乡充满眷恋。 萧老与上音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去年上音创校90周年前夕,他再次到访学校,祭奠萧友梅博士。 在上音期间,他与林院长以及部分校领导一起畅谈,感叹学校的巨大发展,也愿为学校的学科建设进一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还仔细翻阅了上音对萧友梅手稿的整理和编录,对学校尊重历史、尊重先辈的态度和做法表示赞叹,并欣然为《萧友梅画传》题写书名。 百件力作展现六十余年创作生涯此次萧勤“回家”艺术大展,用百余件绘画及雕塑作品,全面回顾艺术家六十余年的艺术创作生涯。 谈及本次展览,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萧勤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在进入整个西方现代艺术后期的发展阶段,他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的经历与艺术就是一部中国现代艺术的百科全书:“要读懂萧勤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这里面有非常多的课题可以去做。” 据悉,此次展览后,中华艺术宫将收藏萧勤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建立“萧勤艺术研究中心”推动萧勤先生及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的研究和推广。这些作品的收藏是归根,也是初心。 作品《火山》 萧勤谈创作Q:在您的创作中,抽象艺术和东方精神的传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A:东方的抽象文化比较草食性,西方的抽象比较肉欲性。中国的艺术从来就是抽象的,因为从来没有写实过,虽然是画山水,但是它的画法、构图都是抽象的构图,所以我们现在画抽象画一点没有什么新奇,因为是接承着中国的传统,所以我们是回到中国原创的抽象精神,没有创造什么,就是接受传统。 Q:从年之后西班牙的生活到欧洲、美国的生活经历,这一经历是不是促使您逐渐找到了抽象绘画中个人艺术的特点? A:我对中国文化一直很注意,不只是怀念。我当时出国就是想着如何把东方的精神带到西方去,用国际的观念做独特的创作,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所以我很叛逆,必须走出来。 我自己是中国人,我在世界上如果要走出一条路,我必须走出自己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路,如果我要去学习西方,我学不过西方人,我没有这个传统。我北京能治白癜风白癜风治疗的好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ln/4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油耗1L可上绿牌北京现代领动PHEV售
- 下一篇文章: 九拍创始人李红育不做音乐教育,我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