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一类奇书,曹操看了,视若珍宝;唐太宗读了,盛赞不已;拿破仑说:早点读到这本书,我就不会败。

直到今天,它们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影响着各国政要、商业大佬,松下电器创始人就说过:把它全篇背下来,灵活运用,公司就能发达。

那就是“兵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重“谋略”,指导各领域管理层的决策,被翻译成法文、俄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英文等数10种语言,影响世界。

《三十六计》重“实践”,需要随机应变的场合,可以直接参考。

现在,它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民日报也曾推荐阅读,甚至出现在中小学新课标推荐阅读书目上。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越来越频繁地被推荐给孩子阅读,有家长疑惑:小孩子不上班更不打仗,读兵书有什么用?

在古代,它们是军事理论著作;在现代,就是战略思维、大局观培养的入门书;对于孩子,则是学习为人处世哲学、解决复杂问题、战胜困难的教科书。

仔细想来,书里耳熟能详的金句,其实值得琢磨一辈子: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变化才是永恒。不断创新、思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擒贼先擒王”:打败敌军的将军,自然能打胜仗。遇到困难,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其他问题自然不攻自破。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从理论思想到实际应用,闪耀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光辉,越早接触的孩子,思辨能力越强。

最近终于找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小学生版——

《趣读孙子兵法》《趣读三十六计》漫画版

漫画讲谋略,故事讲历史

6岁+的孩子就能读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翻开第一页,我就知道选对了!

它用手绘漫画+历史故事形式,就把《孙子兵法》里的思想精华讲全、讲透了。

比如,《孙子兵法》开篇所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如果是普通白话版,只会告诉孩子这句话意思是: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军队和民众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一定要慎重对待。

咱们这套书就很优秀了,不仅给孩子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还举了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孟津观兵”的故事,帮助孩子理解。

讲的是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国力日渐强大,讨伐纣王的意愿也一天比一天强烈。但周武王并没有贸然出兵,而是决定先试探一下自身的号召力,以及各个诸侯国的反应。

于是,他在孟津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阅兵。现场虽集结了八百诸侯,却不见几个大的诸侯国。他立刻意识到还不是发兵的好时机,进而决定继续等待时机。

结合幽默的漫画,语言通俗易懂,5分钟就能读完,给孩子的收获却很大。

从周武王身上,孩子能更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慎重地对待战争”,而不是逞一时之勇,置士兵和民众的性命于不顾。

同时,它也是孩子学习语文的宝贵素材,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三十六计的每个计谋都化为了今天的成语,而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常念的成语。

比如:金蝉脱壳、抛砖引玉、瞒天过海、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声东击西等等。

孩子了解历史、理解成语含义,写作素材有了,阅读能力提高了,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也更上一层楼!

还特别搭配了「有声音频」,两套书都可以听。扫描封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ln/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