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访刘曼文穿越民国与现代都市时
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lx/140108/4323254.html ▲艺术家刘曼文 “情感时空的图像——刘曼文作品”展于近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是上海油画雕塑院第六个油画学术系列展,展出刘曼文近十年创作的三个系列《都市男孩》、《蓝调》、《红颜档案》共70余件作品。现代都市与民国时期两部分题材分别在美术馆的空间中形成一种时空对话,同时,唤起公众情感的记忆与历史的想象。 在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徐虹看来,一直在思索人物感情内涵的刘曼文,善于利用摄影加绘画的方式,以获得客观平实又具有形式感的表现效果,给人物形象增添观念性内涵。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刘曼文《蓝调》系列 ▲展览现场:刘曼文《都市男孩》系列 ▲展览现场:刘曼文《红颜档案》系列 徐虹指出,她的作品《红颜档案》系列以广为流传的昔日明星肖像为素材,她们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气氛和社会记忆,她要做的是赋予这些固化图像心理敏感性,并加入自己的“声音”。那些巨幅肖像画带有时光难以洗去的感情和挥之不去的叹息,也就是历史人物的定义作为时间的注解已经成为过去时态,而艺术家用自己的感情来定义这些人物是现在进行时态。 刘曼文作品的主色系是蓝与黑白。对于徐曼文而言,《红颜档案》作品中那些昔日民国的明星,是以一种印记或是民国式符号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中的形象片段。作为一种想象中的历史,他们的名字、他们本身是谁并不重要。艺术家通过绘画语言的方式从视觉上来表达与触摸有温度的历史画面。 而系列作品《蓝调》复杂、冷艳、忧郁、又有疏离感。刘曼文以绘画语言为载体,在探讨研究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中直面现实,引发思考。 徐虹表示,徐曼文用单色系列解决“过去时态”和今天的关系,用颜色来表现对时间的感知,就如用褪色的黑白照片,隐喻过去的时光:“同样,一种暧昧的、性质不确定的“蓝色”,既有逝水年华的哀婉,也自然地将一种特殊情感书写在‘永远’的空间。” 在艺术家本人看来,她试图通过笔触的不可重复性,将绘画理解为最具有潜意识表达与内心体验的功能,从而追寻生命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她 ▲蓝调200xcm布面油画 雅昌艺术网:年的《蓝调》新作,和此前的《蓝调》作品有什么不同? 刘曼文:它与前面的《蓝调》是延续的吻合的,色调上也是这样,只是在形象的截取上,视觉感更强、性别上也更加模糊。-年的《蓝调》早期更注重温度,冰冷、冷艳的玻璃产生距离感,年最新一组《蓝调》有了新的转型,新作更加强调了“被包裹着的模特儿”,他们穿着很奢华的羽绒服,非常漂亮的那些包裹,身体以外的其它部位都被包住,只剩下鼻子。而当这些全部被包裹下来的,从视觉上它有一个让人感觉局促和危机的预示,同时又是非常时尚,又有超前卫的视觉特征。 雅昌艺术网:在《蓝调》系列中,人的主体是橱窗的模特,为什么想用这种表现方式? 刘曼文:现代都市在全球化的范围内,地域的差异已经很小,在比较繁华的地方,它会有共同的特征,这是一种奢华、极致、完美、冷艳的气息。比如我的《蓝调》的新作中,被羽绒服包裹着的模特机器人,正好是对于我《蓝调》空间感追求上,超越了人的概念,进入到宇宙中更加趋向于模糊状态。 雅昌艺术网:一种无性化的状态。 刘曼文:对,这也是我很想要追求的,我也很欣赏这样一种美学。把所有的原本图像部分给剥离掉,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它距离感会更强,触动人类对社会的思考,对这个载体而言会更加强烈。 雅昌艺术网:从女性艺术家的角度来谈,您在创作上会比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pp/9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图93平三室清新现代美式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