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例桂医二附院巧用ldquo灯笼
“老公,我回来了,医生帮我在脑袋里面放了个‘灯笼’,病就治好了。” “什么?不是说好放个支架的?” “支架过时了,现在用‘灯笼’效果更好!” “别慌别慌,且听我细细说来。” 介入治疗 新武器——WEB 手术时间快 免血小板治疗 血流更通畅 脑袋里长了颗“炸弹” 家住恭城的李阿姨57岁,最近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医院体检的时候发现脑袋里面长了一个花生米大的宽颈复杂动脉瘤,这颗深藏于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让她感到惶恐不安,赶紧来到桂医院求医。经完善检查,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唐景峰教授告诉李阿姨,如果采用传统的介入栓塞技术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手术步骤多且时间长,而且治疗费用也会相应增加。建议采用当今全球治疗颅内分叉部复杂动脉瘤的最新神经介入技术——瘤内扰流装置TheWovenEndobridge(WEB)来化解难题。WEB装置是由大量极细的金属丝构成的密集网状装置,形状似“灯笼”。web装置 手术治疗 经患者同意并完善检查后,广西首台WEB装置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手术如期开展。 查房现场,叮嘱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相比过去动辄2个小时起步、复杂、繁琐的手术,采用新技术的手术仅用了半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 那么,WEB装置治疗的创新点有哪些?1.通过微创介入方式植入动脉瘤后,植入物自动膨胀,有效地密封瘤颈而不影响载瘤动脉,简化了治疗方式,实现了仅用单一器械安全有效的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2.利用该装置介入治疗术后通常不需要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因此,可用于急性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是一项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全新术式。目前该技术已有数千例病例证实其安全有效,简单易行。该装置于年底引入我国,目前全国仅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心应用,在广西地区尚属首次开展。“为了开展这项技术,我们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培训,大家利用空闲时间在模具上反复练习,确保掌握了该项技术后才正式开展,与此同时,还有来自美国的技术援助,在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唐景峰介绍说。培训现场该项技术的成功引进,不仅让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上有所改善,还将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为相关疾病患者带来福音。文:脑血管病科 图、编辑:陈国津 部分图来源网络 校对:欧科彤 审核:周愉蒋萍萍 主编:支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sj/10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谈卒中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多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