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上有个开口,用来搭箭,这就是弓窗,也许你刚接触射箭的时候,它的存在感极低,以至于你认为它是理所应当存在的,但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加工工艺,正是现代弓箭和传统弓箭的分水岭,是射箭运动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有无弓窗是传统弓和现代弓的重要区分标志

最早的弓窗是谁发明的已经无从可考,但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近代印第安人,在与西方殖民者的作战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弓窗的制作技巧,从而发展成为有窗弓的形状,今天的“美式猎弓”,则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一传统,从而逐步发展,最终成为现代竞技反曲弓的鼻祖。

美式猎弓脱胎于印第安人的弓箭加工工艺,并逐步成为现代反曲弓的参照原型

但为什么在人类使用弓箭的数万年中,直到近代才诞生了弓窗这一简单实用的工艺呢?难道古人就无法参悟弓窗的奥妙么?

第一,材料强度不足:古代的弓大多都是单一材料一体成形,即弓把和弓片使用同一种材料,这样,材料的选择必然会挑选弹性较好,而密度不高的木材作为原料(比如紫衫木),这种原料硬度不高,如果在弓把处开窗,必然会降低使用寿命,甚至第一次开弓就折断,这就难以让工匠选择开窗的加工工艺;

第二,精度要求不高:古代为了战争需要,弓的磅数往往很高,磅左右的战弓都是普遍装备,而对精度要求并不高,主要用于火力覆盖,所以对弓窗没有特别需要,反而是皮实耐用比较重要,固然,弓窗就没有用武之地;当然,贵族狩猎时对弓的精准度还是有要求的,但那时人们弓马骑射是刚需,有大量的时间练习,通过练习量来弥补器材的不足不在话下;

第三,耐用性考虑:这点跟第一点相近,古代弓是实战工具,准不准且不说,关键时刻能够使用更加重要,所以,为了耐用性,牺牲精准度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弓窗的优势也就自然被忽略了;

弓箭在冷兵器时代是主战兵器,实战的需求决定了其设计的发展

然而到了近代,弓箭的作用逐渐被枪支取代,越来越多的成为娱乐和竞技的工具,这种变化并非是弓箭的末日,反而让弓箭摆脱了实战刚需的桎梏,向极致精准的方向发展,从而诞生了丰富多彩的类型,迈向了现代化的阶段;

弓箭摆脱了实战刚需的桎梏,从而发展出更加丰富的类型

更多射箭知识,请识别







































白癜风治疗专家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sj/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