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所有现实不可理解荒诞行为的概括

“魔幻现实”听起来有点不像个褒义词

所有看上去是魔幻的东西

实际上仍有现实的特征

对魔幻的理解更深

我们对现实的境遇就有更多一层的感知

并真正投入到对现实具有启发和未来性的行动中

第13期麓客思享会,以“现实的镜子”为主题,我们不妨从一些人的行动开始,一一揭开魔幻的面纱:

我们将见识建筑设计师自觉和奇葩建筑保持距离的定力;听到音乐人对现实无情揭露的歌声;在影像中感知来自于日常擦肩而过的不可思议……虚拟货币,这应该算是新晋的另一个魔幻。

层出不穷,谁也不会想到下一个到来的是什么。透视之后,希望我们都能大声说出YesorNo.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葩建筑?

审美是件有门槛的事情,很难说美丑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不过明显的丑,绝大部分人一眼能做出判断。郑州的“马桶楼”,洛阳的“大背头弥勒佛”,还有江苏的东方之门,你可能更熟悉它在坊间的名字——“秋裤楼”。

河北三河市的“福禄寿三星”,更是在年上榜全球著名建筑设计杂志《ArchitecturalDigest》网站评选的"全球最丑的24座大楼"。

还有充斥在民间的甲鱼、螃蟹、酒瓶、元宝、铜钱等等千奇百怪的土味建筑,这些酷似某件物品放大版的“象形”建筑,看上去就和“品味”二字无缘。

▲“中西合璧”建筑,一半“天安门”一半“白宫”

▲“土豪金”酒店

具象放大是一种粗暴的手段,它直接碾压人们的认知和想象。这在现代建筑史上早已被批判,但为何这些奇葩建筑在互联网时代仍旧层出不穷,还常常成为网红建筑?

同时,中国的城市又多是千城一面,大量的平庸建筑将我们包围。这不仅仅是审美问题,也不仅仅是过速发展的问题,根本上是城市和建筑精神性的缺失。

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大型建筑从权力资本的标的物更进一步演变成了眼球经济和网红流量的新象征。建筑越来越变得视网膜化,但奇葩的建筑和乏味的城市面貌掩盖不住我们想象力的匮乏。

▲北京燕郊福禄寿“三星”大酒店

到底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城市?人类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世界认识体系的建构和知识的累积已经足够庞大。这一个多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切都被知识化、信息化和技术化。伴随着对海量浅表知识和信息垃圾的饕餮,我们对本体的认识缺失导致了想象力的动力匮乏,也导致了这场城市的乱象。

本期思享会,野城建筑事务所(WildCityFactory)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野城,将从一个建筑师的视角对哲学、社会学、建筑学、科技等诸多领域进行跨界整合式的剖析,一方面试图消解知识领域的边界,另一方面试图超越现象层面来对建筑、城市乃至世界的本体进行全新的认知。

本期嘉宾之一

野城

“建筑学不只是解决功能、形式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最本质的任务是挖掘建筑的精神性,激发人的深层体验,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重空间的建构”

野城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后赴法考入百年名校巴黎专业建筑学院(ESA)。他同时是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研究员,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他也是首位荣获法兰西学院(InstitutdeFrance)“青年艺术家奖”的中国人。除建筑师的身份之外,野城还是诗人,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和未来学家。

中国摇滚记录了怎样的当下?

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火的是什么,直播喊麦之后,这两年轮到了“社会摇”“土嗨”。很难想象早年只在迪厅中盛行的“社会摇”,现在会受到社会青年的如此追捧,并变幻成各种“摇”。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属于摇滚的黄金年代。摇滚乐恐怕最风靡。

▲舌头乐队演出现场

像上世纪中国九十年代中后期绝大部分的摇滚音乐人一样,自我放逐,自我选择生活的方式,舌头乐队的吴吞也是其中一个。

父母早年在一声令下支援新疆。从小靠着盲人摸象的方式接受教育,但吴吞说他摸到了“大象的全部”,并学会难能可贵的反向思维。

吴吞在十八岁之后远上北京,在年组建了舌头乐队。不管是《两个喜欢唱歌的姑娘》还是《小鸡出壳》,无需多言,听者就能会心一笑,然后露出“我懂”的满足。

▲舌头乐队演出现场

这种与生俱来的向内的力量,来源于吴吞自己的经历和对周围的体侐、思考。直到现在,在看到老年农人路边违规卖菜,城管们说了他们无数次。“他们就几毛几块的生意,我内心还是站在他们的一边。”

“摇滚在现代社会里制造了无数个个人主义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展现了它团体合作的团体精神。它是人类进程中积极的力量……它承载了现代人与社会的所有情绪。”

“新鲜,刺激,滚动不止。”这是吴吞所理解的摇滚。

▲舌头乐队演出现场

上个世纪的摇滚年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什么又是真正的摇滚?是什么造就了现在大众对“土嗨”“社会摇”的追捧,社会摇“摇”的究竟是什么?

本期思享会上,舌头乐队的主唱吴吞将带来他的想法。

本期嘉宾之一

吴吞

“这一切(社会矛盾)大概是上帝设计的盲点,让这个社会可以运作下去”

吴虹飞曾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朋克,如果一定说有,也许只有两个,一个是崔健,另一个可能是舌头。”他们以狂噪不安的歌词和凌乱的节奏演唱着这个社会最真实的声音。

舌头乐队主唱吴吞也将为大家关于中国摇滚到底记录了怎样的当下的分享。在80年代崔健的影响下,年轻人纷纷加入到摇滚乐的洪流中,用叛逆、愤怒呐喊出自己的态度。

是什么造就了中式魔幻?

不断地拆除和重建,每个城市都像是永远完不了工的大工地。那些无处不在、自然而然的日常行为当中也暗含着魔幻和荒诞。海岸线是其中一个缩影。

大量的工人和建筑物,看起来古怪。他们被定格的瞬间让人意味深长,若有所思。

推车赶牛的大爷,侧翻的摩托车,侧躺在塔架之下的老汉,海岸边的孤马……直接或间接反映人在目前的生活状态,没有归属,若即若离,甚至还有难以言表的乡愁。

同样,在身居内陆的重庆,小人物们也不自觉地脱离了自身原有的状态,随时进入一种近乎于戏剧或表演的状态。

对比之强,反差之明显,不管是彩色的气球还是别的什么,处处充满现实矛盾的张力,但也让人似曾相识。“也许反映了平凡百姓的生活习性被社会发展衝击而致的失秩。”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中式的魔幻?

拍下这些照片的摄影师张晓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这一期的他将作为演讲嘉宾和大家一起探讨,也交代自己记录这些充满荒诞和孤独瞬间的初心。

本期嘉宾之一

张晓

“让我兴奋甚至颤抖的场景必定是直接或间接反映当下中国现状的而又有些超越现实的画面,像是一种矛盾。”

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张晓曾在《重庆晨报》担任新闻摄影师。年,张晓凭借《他们》获得年的三影堂摄影奖大奖,为他首度带来国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sj/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