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现代汽车在华一天内两次停产的消息闹的沸沸扬扬,无论是和下游供货方的互相扯皮,还是天热放假的苍白借口,都显得牵强而又无力。无论如何解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金九银十”这个汽车销量的传统旺季,一家大型车企一而再、再而三的停产停工,已足以说明现代汽车在华经营上的窘境。

当初在华居于第一销量梯队的韩国汽车为何走到了这步田地?

两国关系遇冷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却不是决定性因素。在关系遇冷之前,韩国汽车在华销量就已经出现了下降的端倪。

以现代和起亚为代表的韩国汽车,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

时光倒回至20年前,韩国汽车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的中国市场,呈现典型的两极化特征,欧美日品牌牢牢占据上游,而国产品牌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产品还是经营水平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这时的中国汽车市场恰恰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欧美日品牌与国产品牌的价格空白区间。

韩国汽车的进入,正好迎合了当时市场的需求,也就有了后来异军突起局面的出现。坦白的说,韩国汽车从来没有对欧美日品牌形成真正的竞争,它恰好处于鸡头和凤尾的中间地带。

但进入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局面。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品牌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恰恰是韩国汽车所最缺乏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品牌形象,千年不变的技术,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市场残酷的竞争。

一方面,欧美日等主流品牌不断降低市场售价,凭借自身品牌和技术优势,不断挤压韩国汽车的市场。

另一方面,日渐成熟的国产品牌不断推出高品质产品,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也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对韩国品牌形成了直接威胁,韩国品牌市场也被进一步蚕食。

韩国汽车在华窘境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间造成的,缺乏上游品牌的形象支撑、核心竞争力的缺失、迅速变化的市场竞争,终究会导致韩国汽车颓势的到来,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而两国关系遇冷,只不过让这一天提前了一点而已。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sj/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