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窩是小張

上回書咱說到,BW公司在建立品牌後的第三年,就開發出來品牌第三對揚聲器DM3,揚聲器的聲音至今都讓人難以忘懷,我很難想像這樣的聲音對當年業界來說是如何排山倒海的震驚,反正我在53年後的今天聽來,都會下巴掉在地板上,摔得粉身碎骨,如果你錯過了我對DM3的讚美之詞,請看這裡:一氣呵成拍爛手掌BW的第三對揚聲器年的DM3

因為篇幅關係,上回有一樣東西沒有來得及說明,這次增補在這裡,據說DM3揚聲器在海外有固定客戶群追捧,有店鋪專門進行維修重整服務,他們的服務和日本KENRICKSOUND很像,具體包括:

1.箱體所有組件剝離、打磨、深層清潔與上油

2.所有驅動單元單獨測試

3.使用配對的高素質音響用元件完全重建分頻器

4.全新低損耗超高音波段開關

5.全新配對電阻重建高音開關

6.全新機內線與焊接頭

7.全新端子板和單元/前障板墊片,實現牢固的密封效果

8.全新4mm香蕉插座

9.全新懷舊型燒烤布防塵罩及尼龍搭扣固定裝置

10.全新開關旋鈕

11.電氣檢測及音樂聆聽測試

能夠在53年後的年,聆聽到BW成立後第三對揚聲器型號DM3的鳴放,而且是成色佳狀態好的極品,已經令我三天不知肉味,誰知道更偷笑的事情還在後頭,正所謂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我接到友人的電話,把他的DM1借給我聽聽,要特別感謝友人,才有今天的這篇對比文章

這對揚聲器來頭不小,你可以認為是BABYDM3(小號DM3),是與稍大體積的DM3相同框架系列的作品,在年與DM3一起首批量產推出市場,區別只是DM3的中低音單元加大了尺寸,所以箱體也加大了,DM1也使用英國EMI低音單元,CelestionHF-MKII旋風高音和ColesG超高音揚聲器。上一集我們說過,BW的第一款揚聲器是P1,然後JohnBowers利用P1賺到的錢購買了測試設備,這些設備準確地測量後續揚聲器的設計,接著推出了P2,然後再重複這種模式,買箱子賺錢,賺來的錢買設備,設備為測試提供條件,做出好箱子,到第三對揚聲器DM1和DM3時已是相對成熟的設計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EMI低音和CELESTION高音,都首次用在品牌初號機P1上進行搭配試驗,發展到DM1和DM3時已經是第三代作品,積累了經驗

揭開DM1金斑點格柵質感的前面罩,你能看到與DM3相同的高音與超高音單元,低音依舊是英國EMI的橢圓型低音,與DM3使用的大口徑不同,這次搭載的是10寸長/6寸寬的單元(DM3為13寸長/8寸寬),而且振膜上貼著四個黑色正方形泡沫塊以此降低錐盆的共振,每一個正方形重1克,橢圓單元的懸邊使用聚合物/PVC材料,而且是雙折環設計。如果要與HF-MKII高音搭配使用(請注意,本揚聲器沒有獨立中音單元),你可想而知,這個EMI中低音單元需要有多好的中音延伸性

胡桃木皮的箱體處於良好狀態,所有貼面均完好無損,我見過有一些DM1因為環境潮濕保養不佳的關係,前面罩已經被重新製作的現代黑色透聲布包裹木框架而替換,完全沒有了當年的這種老味,但眼前這對沒有,依舊保持原汁原味。比DM3更為緊湊的單元排布,前障板上擠滿了三顆單元,由於是橢圓型低音單元,所以揚聲器高度會比傳統兩分頻書架箱高一些,實際上還高出不少,每個揚聲器的尺寸約為16.5英寸x9英寸x8英寸(高42厘米x寬23厘米x寬20厘米),印像中高挑型揚聲器,都是為了遷就低音,CELESTIONSL12也是

之前我們說過,創始人JohnBowers把盈利的錢都買了測試設備,到底是什麼設備?每一個DM1使用的單元都經過重金採購的BruelKjaer頻率發生器進行測試,這在當時對其他揚聲器品牌來說,是排他性的重大賣點,這對淨重7公斤/個的揚聲器,頻率響應-25KHz(+-5dB),標稱阻抗8歐姆,額定音樂輸入功率為15W左右,所以用大功率石機來推並不合適

聆聽這對53年前的書架箱是件有趣的事,兩個揚聲器的所有驅動單元均處於理想狀態,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均沒有任何損壞的跡象,請注意,所有驅動單元均為原始驅動器,低音單元在錐盆振膜上添加了4克泡沫塑料也完好無損。順便說一下,當年使用的都是Alnico鈷磁磁體,這點和DM3一樣,也是因為此,解釋了為什麼會這麼好聽的理由之一吧(笑)

DM3的聲音前一集說過了,DM1是什麼聲音?四個字:一脈相承!全頻段流暢性令人無法自拔,長時間聆聽絕不會離開沙發,有朋友可能會問,哪對更好推呢?都好推,當年的揚聲器,不會像現代揚聲器對功放的索取毫無止境,因為當年的放大器技術有瓶頸,大多是小功率電子管機,所以揚聲器要考慮配合小輸出放大器工作,易推性是第一位的。以人民的功放驅動為例,錯覺上DM3會更好推一些,請別誤解我的意思,不是說越大的揚聲器越好對付,DM3的低音單元尺寸更大,箱體空間也更大,所以獲得的低頻反應更好,如果是DM1,獲得同樣聲壓和低頻表現會需要更大的音量位置,而且低頻的寬鬆感與規模感完全不在同一級別上,這就是書架箱與落地箱的區別,也是為什麼在推薦揚聲器時我會建議大家,有能力有空間的情況下,請盡量考慮低頻更全面的落地型

一對年的揚聲器,聽現代流行音樂會合適嗎?你會不會擔心?那流暢的聲音,是現代揚聲器所無法比擬的,據說海外有人拿來聽MichaelJackson和Beatles覺得很對口味,如此小型的揚聲器,音質一定要有趣味,我能感受到當年BW在利用昂貴檢測設備調教時爭取的盡量多一些透明度空氣感,以及在各種音樂類型上再現的準確性,也就是說今天看來,這對DomesticMonitor家用監聽箱,一點也不落伍,完全可以承擔起家用監聽的任務

歌劇和爵士樂是本機的強項,兩個揚聲器能瞬間隱形,三維立體效果非常厲害,令人嘆為觀止!說到揚聲器隱形,最近聆聽到的平均律KARAT克拉也有這樣的本事,使用SEAS生產4.5英寸同軸高素質單元,樹脂無諧振箱體與精心設計的分頻器,箱體尺寸比DM1更小,放在遠端幾乎感覺不到其存在。DM1相比之下還是有些箱聲和箱體感,但考慮到年的技術手段與設計理念,我覺得其表現是前衛的,完全有理由拜倒紅裙

當我聽到DM1的第一秒鐘,就知道它很LL很特別,開放性極強的聲音,完全脫離揚聲器箱體而存在,高頻絕不尖叫,中頻鬱鬱蔥蔥,低頻略微害羞(與DM3相比),這種樸素的聲音,乾淨利落,DM1並不適合那種秒天秒地秒空氣的形容詞,但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好聽耐聽的全頻聲音,連貫而自然,又富有樂感,不過本箱也有缺點,而且很明顯,就是鋼琴演奏不理想,過於軟調不堅實,DM1有這個問題,DM3也有,在表現鋼琴部分的琴鍵力度上有所欠缺,這與BW現代揚聲器正好相反,現代BW是鋼琴沒問題,但弦樂人聲不夠滋潤,而DM1/DM3屬於人聲弦樂一級棒,鋼琴部分就差點意思

DM1不能不聽的是人聲,無論男聲、女聲、童聲、ACAPELLA都要聽,因為人聲質感無出其右,即使不使用全電子管機,只是前膽後石的人民功放,已經可以繞樑三日,半月不知肉味。你肯定會拿LS3/5A來作對比,我不知道當時的DM1能不能被稱為BBC標準,大家熟悉的LS3/5A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但聲音的印象有些相似,我認為DM1比老款的LS3/5A更為活潑和全面,播放器來更為爽朗而不會膠著在中頻段,我認為DM1比LS3/5A更為適合現代音樂播放要求,它有點像LS3/5A的前身,英國好人仕GOODMANSMAXIMUS1,知道這對揚聲器的朋友一定知道我指的是什麼,不知道的朋友也不必再查,因為現在能買到聽到的機會渺茫

寫在最後

根據手頭的資料,DM1應該是BW歷史上第一對小型書架揚聲器,也是第一對家用監聽書架箱(之前都是落地型或非家用用途),是所有後續寶華書架箱的祖宗,後來的CDM1/N之類都是在DM1前輩基礎上改進發展而來,屬於真正的古董級,%英國西薩塞克斯郡WORTHING市製造,擁有極高的歷史地位與研究價值,在今天能有機會看到摸到聆聽到,將在我的聽音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場又能夠與姐妹花DM3輪番對談聆聽,更是好事成雙,羨煞旁人

現在我要告訴您,這兩對揚聲器我更喜歡哪一個?獲得消息跑到張氏國際聽音室來實地聆聽的好友們,實際上有些人喜歡小箱體的DM1,有些人喜歡大箱體的DM3,這很正常,我個人的選擇,是DM3

DM1因為沒有低頻域的補足,所以聲音更乾脆,鳴放人聲和弦樂的聲音更純更活潑,速度感更快,更有表現力,也更像現代揚聲器,這是優點;DM3聲音更為老派一些,低頻域的能量感和場面感更全面,速度也會感覺更慢一些,但是,DM3最吸引我的一點,是寬鬆,非常寬鬆,這是在這個價位的現代揚聲器絕對無法給你的聲音特質,即使是類似箱體尺寸的JBL大口徑三分頻,搭載30MM(12英寸)直徑FE-8低音單元的也無法給到你

相比之下,DM1的能量會集中在中高頻段,聽起來不像DM3這麼中性和自然,不過這是書架箱的天限,因為低音尺寸放在那邊,這是一分價錢一份貨的道理,不過如果客觀地將DM1/DM3與現代揚聲器進行對比的話,他們有兩個共同的優點,一個是易推性,就是功放好伺候,好推,還有一個就是聲音的舒展感,自然沒有局促之處,很耐聽不會疲勞

那為什麼還有人選擇DM1?DM1相比DM3因為下半截低頻被“砍掉”,所以在注重中頻的人聲與弦樂上更為擅長,如果你只希望聆聽小部頭作品,尤其喜愛人聲弦樂等中頻段作品,對低頻域並不要求嚴格,而且鳴放空間較小,驅動部不捨得那麼強力,那麼DM1會比DM3更合適你,而且DM1因為更小前障板設計,在音像定位與揚聲器隱形方面,無疑更為出色

如果你也有一對DM1,聽上去卻聲音不理想,人聲沒有感染力,與我上面的描述沒有同感,那麼您需要重新打量您的驅動部,選擇暖色調一些功放,不要空有蠻力,反倒是黃金一瓦最重要,節奏感很重要,試聽過程中我一直使用人民的功放搭配,效果很好,沒有任何違和感。順便説一下,受到張氏邀請來到現場聆聽DM3/DM1的幾位好友,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更喜歡小口徑DM1的鳴放,儘管我個人從評論員角度出發,更喜歡大口徑無壓縮的姐姐機種DM3,但不管怎麽説,這應該是一對人聲還原出色,聲音富有感染力的年喇叭仔

謝謝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中國立體聲校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sj/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