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3965.html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近年来,阴平镇着力增加粮食耕种面积,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提升粮食亩产,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农业保险推广力度,推广绿色循环农业,深入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藏粮于俭”,走出了一条阴平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入更多“阴平粮”。阴平镇先后荣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山东省“十百千”工程示范镇等多项荣誉称号。阴平镇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做法被农业农村部简报刊发,在全国推广“阴平经验”。年5月19日,阴平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作为全市供销社系统服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现场推进会的观摩现场,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严守耕地“红线”,推进“藏粮于地”,着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一是稳步增加耕地面积。阴平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了政府主体责任、部门联动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确保全镇7.3万亩耕地保有量和8.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同时通过实施土地整理、荒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稳步增加粮食种植和耕地面积,做到土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规则、田间道路通达,累计增加耕地面积余亩。二是流转托管盘活土地。阴平镇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经营机制,通过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等有效形式,鼓励农民承包各种闲置耕地,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同时引导承包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镇共成立了41个专业种植合作社,有种粮大户32家,家庭农场46家,累计流转土地余亩,占全镇耕地的19.18%。三是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坚持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万余元,建成了高标准农田7.3万亩,建设前张节制闸、朱庄节制闸2座大型拦河节制闸,全面提高了农田排灌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耕作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应用“蓝色”科技,推进“藏粮于技”,着力装好粮食增产“助推器”。一是应用现代科技,促进生产规模化。阴平镇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作业机械化程度,全镇98%以上的种粮大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均采用新型机械播种收割、科学滴灌、无人机植保飞防等科技种田手段。全程机械化让粮食生产更为科学、高效,也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推广科学种植,促进亩产最大化。积极做好良种推广工作,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如济麦22、烟农19、鲁原等,高产玉米品种如沃玉、登海等,促进粮食亩产增加。通过优选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等科学种植技术,保证了粮食的质量和产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年以来,阴平镇玉米小麦产量继续保持增产增收的态势,夏粮产量达4.2万吨,小麦亩产增产量达到10斤/亩,较去年同期增加1.3%。三是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粮食优质化。阴平镇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为突破口,大力推广优质有机小麦种植,以发展东金庄村绿色循环农业为突破口,开辟出优质有机小麦试验田亩,利用种植秸秆、养殖粪便等生产有机肥料,代替传统化肥,产出优质有机小麦,进一步改善土壤土质环境,降低污染排放,提高农民种粮收入,走出了一条安全、高效、生态、绿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三、打造“绿领”农民,推进“藏粮于民”,着力培育粮食安全“主力军”。一是打造职业农民。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村级技术骨干、种粮大户为重点,通过专家讲座、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培训课程涵盖种植养殖先进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电商等多个方面内容,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掌握先进农业技术,提高致富能力,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8期,累计培训出高素质农民余人次。二是推广农业保险。加大对农民种粮的激励力度,严格落实粮食种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年共发放粮食补贴.28万余元;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作用,通过“村民自交+三级政府补贴”相结合,年全镇小麦保险投保面积4.3万亩,玉米保险投保面积4.2万亩,投保金额30.5万余元,理赔款26.8万余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由于农作物受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实增强村“三资”管理意识,摸清村集体家底,优化村集体资产质量,阴平镇按照清产核资、清人分类、制定章程、配置股份、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放股权证等阶段性要求,全面完成56个行政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累计量化资产总额.37万元,完成改革配股人数人,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四、弘扬节约“底色”,推进“藏粮于俭”,着力守住粮食节约“传家宝”。一是以制度约束行为。在全镇推行文明用餐制度,要求全镇党员同志、镇村干部带头践行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普及推行公筷公勺、分餐制,坚持做到吃光盘中餐、餐餐不剩饭、剩餐要打包,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建立健全镇域餐饮领域用餐节约管理机制,制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餐饮行业公约,指导各餐饮店张贴悬挂“光盘行动”指示单余份,推动餐饮业将厉行节约纳入点餐、加工、服务的全过程。二是以示范带动全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效应,组织全镇党员干部代表、各文明村、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共余人,利用党员活动日活动,深入开展“光盘行动,我是党员我先行”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光盘”、倡导节约,做厉行节约的排头兵和推动者;全镇10支志愿者队伍,共余名志愿者,开展了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5次,通过宣讲餐桌文明礼仪、倡导文明用餐、健康理性消费等内容,引导群众树立绿色、文明、节约、健康的观念。三是以宣传引领新风。充分利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yf/8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