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双眼用耳聆听

不方便阅读的朋友可以听语音呦

▲温馨提示:观看视频请注意流量,尽量在Wifi环境观看

被巍巍青山环绕的山城小县交口县,近年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实施生态产业化,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夯实基础,真正让乡村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好势头,更是在奔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走进石口乡山神峪村,放眼望去,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香菇大棚一座连着一座,大棚内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香菇长势宜人,菇农原秀平正在香菇棚内采摘香菇。

四十多岁的原秀平,家里共有五口人,多年来都是靠种地为生,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生活比较困难,自年以来,利用房前屋后种植香菇的政策,原秀平主动尝试种植香菇,经过四年的发展,制棒、摘菇、剪菇、晒菇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原秀平夫妇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

菇农原秀平:我从一个棚发展到四个棚,为了种香菇方便,我买了个三轮摩托,自己建了冷库,香菇这个产业确实是不错,各方面收入也可以,生活条件相应的也好了,以后继续在香菇产业发展吧。

近年来,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交口县紧紧抓住独厚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香菇栽培设施农业,通过外出考察、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党员干部带头、动员资源型企业转型等多种方式和方法,从年开始在石口乡先行先试开始种植香菇,到年先后引进长河菇业、新大象公司、东阿阿胶等一批优质龙头企业,新发展韦禾、天麟、双轩、百世食安、亿象等一批规模本土企业,全县香菇企业“遍地开花”,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

交口县西交子村菇农郭明太:年连打工带种菇挣了3万块钱多点,年有机会了,也有了点技术了,后面就再包上3个吧,结果效果挺理想的,一个棚挣一万多块钱以后,3个棚能挣4万多块钱将近5万块钱。

目前,交口县食用菌产业规模达到万棒,香菇生产能力5万吨,精深加工产品销售量30%以上,带动全县余农户余农民参与,实现产值超过5亿元,真正实现扶贫由“输血”变“造血”,让食用菌产业真正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越来越好。

交口台:李海凤

编辑:刘丹

播音:薛如

审片:李亮亮

新媒体编辑:张航

新媒体审核:刘晓梅

新媒体监制:刘三平

本文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fzlc/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