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现代设计巨匠——陈之佛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开幕,展期至年3月28日。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兼美术博物馆总馆长杭间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展览策展人、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吴光荣教授,陈之佛先生女儿陈修范女士,陈之佛先生弟子、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宗藻教授,展览协办单位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蕾女士分别进行了致辞。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该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浙江美术馆、陈之佛艺术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集情景还原、研究文献、图片资料,展出了浙江美术馆,陈修范、李有光、胡迪军、孙仲山等收藏的余件陈之佛先生的图案与绘画艺术作品,有染织图案、装饰画、书籍、杂志设计、信札、工笔绘画等诸类。一百年来,陈之佛先生的“图案学”、工艺美术、绘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通过展览与研究,有助于探索中国传统造物与设计文化的思想源流。

展览现场

“中国现代设计巨匠——陈之佛特展”以“陈之佛与中国图案学”、“陈之佛与20世纪中国设计教育”、“陈之佛与中国现代设计思想与实践”、“陈之佛与国立艺专”以及“陈之佛的绘画艺术”五个板块,综合展示了陈之佛图案学、工艺美术、绘画艺术的研究、教学密切相关的设计、绘画,手稿及出版物。

从设计大背景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设计发展潮流,以“图案学”的发展和构建为核心,领衔中国现代设计的开拓。陈之佛先生无疑是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通过展览与研究,从“图案学”、工艺美术、绘画艺术的角度,综合呈现陈之佛先生的艺术思想与设计文化的历史格局与当代意义。

陈之佛图案设计(陈修范、李有光藏)

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之主张——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上世纪40年代中期,陈之佛先生在手稿《艺术与教育》一文中,提倡美育的重要性。“人假若没有美的修养,便缺乏情趣。”并呼吁教育家——“教育是百年大计,要稳固基础,不可片面的发展。现在的教育虽已注意到道德、科学与体力的三方面的平等发展,但还须注意到全民族生命之所寄托的精神教育,这里更不要忘却了美育。”

年陈之佛在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时的教室

东京美术学校工艺部校舍

陈之佛先生为赴日学习图案第一人。但对“图案学”的实践与研究先于留学日本,以及对西方工艺美术的考察及对国内的反思与审视。他阐述道:“生活的美化,生活的经济化,产业美术的发达等,实在都已非常要求图案的作业。所以图案教育,在现今可视作生活教育了。”

丰子恺在《〈陈之佛画集〉序》中,也明确指出:“吾友陈之佛兄早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为中国最早之图案研究者”。年,陈之佛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从事图案设计的机构——“尚美图案馆”。这是一件旷古未有的新事物,体现着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标志着现代工业生产中设计与制造的分工。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幅染织图案手绘稿(-年),均是对生活的、自然的、自由的捕捉。张道一先生对陈之佛先生讲的艺术形式美,比作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寒来暑往,运转自如。也可以说,陈之佛先生开启、铸就了艺术形式美的钥匙。

年陈之佛在沙坪坝寓所画桌前

年初夏,吕凤子辞去国立艺专校长一职,并推荐陈之佛继任。彼时的国立艺专,偏安于璧山青木关,地理位置偏僻,校舍破败紧缺,办学异常艰辛。民国教育部长陈立夫年6月18日致信:“之佛先生道鉴:敬启者,艺专吕(吕凤子)校长因病辞职。兹请先生继任,一再辞让,迄未允就,谦冲之怀至取钦佩,惟艺专为国内惟一艺术学府注,非以德高望重者主之不足立,一再考虑,仍以先生为唯一适当人选,故再函敦劝。务乞慨允,俾得即日差表用慰,嘱望,不胜盼幸。专此重达,并颂道安。”

年陈之佛与徐悲鸿、潘玉良、吕斯百教授,与部分学生在中央大学校园内梅庵前合影

《傅抱石传》载文:国立北平艺专、杭州艺专合并,改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址迁至嘉陵江畔磐溪“黑院墙”。陈之佛迁校与扩充师资的举措,诚然开启了国立艺专自“西迁”以来最精彩和辉煌的历史篇章。“黑院墙”也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陈之佛《居安图》52x29cm工笔绘画(孙仲山藏)

陈之佛《豆花螳螂》.4x31cm工笔绘画(孙仲山藏)

陈之佛先生的绘画艺术直指情感,或“然发明与考案则反之”。如他所用“画印”——花开见佛,清秀、恬静、雅致之寄情于画,陶冶审美。《安居图》、《荷塘鹡鸰》栩栩如生,讲求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谓之境界。”陈之佛先生曾说:“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家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象描写而与对象融合后所表达于画面的情调。”观其画,知其意。陈之佛先生使中国工笔绘画艺术进入新的里程。

年陈之佛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创作巨幅大画《松龄鹤寿》图

陈之佛先生作为“实业救国”的艺术理想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体现了“抱负”之所在,也反应了“五四”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活跃、积极探索的精神风貌。一百年来,陈之佛与中国“图案学”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有助于探索中国传统造物与设计文化的思想源流。

杂志设计选登:

《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二号,年1月,陈之佛封面设计,大16开

《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六号,年6月出版,郑振铎主编,陈之佛装帧设计

《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十一号,年11月出版,郑振铎主编,陈之佛装帧设计

《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十二号,年6月出版,陈之佛装帧设计

《东方杂志》第二十六卷第十八号,年9月出版,陈之佛装帧设计(以上杂志设计均由胡迪军藏)

偲琪李计亮

编辑

厉亦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讯抢先看、商业合作、粉丝福利请添加美术报小编kly

欢迎订阅年《美术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a.com/xdjtln/5215.html